无线局域网(Wi-Fi)的扩频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,具体实现方式如下:
### 一、跳频扩频(FHSS)
**工作原理**
通过快速切换传输频率,使信号在多个窄带载波之间跳跃传输。每个跳频点的停留时间(Dwell Time)通常为400ms,使用75个以上跳频点,从而避免干扰并提高信号稳定性。
**特点**
- **抗干扰性强** :由于信号在多个频率间跳变,能有效抵抗同频干扰;
- **保密性好** :跳频模式难以被截获和复制;
- **频段限制** :工作在2.4/5GHz ISM频段,传输距离较短(约40公里),且需避免与其他设备频段冲突。
### 二、直接序列扩频(DSSS)
**工作原理**
通过伪随机码对原始数据进行扩展,将每个数据位用多个码片表示(如10个码片表示1位),从而将高带宽信号转换为低功率、宽频信号。
**特点**
- **带宽利用率高** :扩频码率较低(约100Hz),但通过增加码片数量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;
- **抗干扰能力** :由于信号扩散特性,对突发干扰有一定抵抗能力;
- **同频干扰问题** :需避免与其他信号频段重叠,否则可能降低性能。
### 三、其他相关技术
- **窄带微波(Narrowband Microwave)** :适用于长距离传输(可达40公里),但带宽较低(约10Mbps),易受干扰且需专用授权;
- **红外线(Infrared)** :传输距离短(约10米),受环境光照影响大,常用于短距离设备连接。
### 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- **Wi-Fi** :主流采用DSSS技术,兼顾传输速率与抗干扰能力;
- **军事通信** :可能使用FHSS或DSSS以确保信号稳定性和保密性。
综上,Wi-Fi通过跳频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两种技术实现信号扩展,各有侧重:跳频以抗干扰和保密性见长,DSSS以高带宽和抗突发干扰能力为主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