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局域网共享硬盘?

以下是创建局域网共享磁盘的详细步骤,综合了Windows和Linux系统的设置方法:

### 一、Windows系统设置

**启用网络共享**

- 打开【控制面板】 →【网络和Internet】 →【网络和共享中心】。

- 点击【更改高级共享设置】,在【所有网络】中勾选【启用网络发现、文件和打印机共享】,点击【保存更改】。

**设置共享磁盘**

- 右键点击目标磁盘(如D盘),选择【属性】 →【共享】 →【高级共享】。

- 勾选【共享此文件夹】,输入共享名称(如“局域网共享盘”),可设置最大用户数(如10人)。

**配置权限**

- 在权限设置中,选择【Everyone】用户组,勾选【完全控制】权限。

- 点击【应用】或【确定】完成设置。

**访问共享磁盘**

- 在另一台电脑的【此电脑】中,点击【添加网络位置】 →【自定义网络位置】。

- 输入共享主机IP地址(如192.168.0.110)或主机名(如“today”),按提示完成连接。

### 二、Linux系统设置(以CentOS 7为例)

**安装并配置Kiftd**

- 安装Kiftd:`sudo yum install kiftd`(需开启EPEL仓库)。

- 启动服务:`sudo systemctl start kiftd`,设置开机自启:`sudo systemctl enable kiftd`。

**设置共享目录**

- 创建共享目录(如`/mnt/shared`),设置权限:`sudo chmod 777 /mnt/shared`。

- 编辑Kiftd配置文件(通常位于`/etc/kiftd.conf`),添加共享目录路径。

**配置防火墙**

- 允许文件共享:`sudo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zone=public --add-service=file-sharing`。

- 重启防火墙:`sudo systemctl{$gdata[title]} restart firewalld`。

**访问共享磁盘**

- 在局域网内其他电脑的浏览器中,访问`http://127.0.0.1/kiftd`(或配置的域名)。

- 使用默认用户名`kiftd`(无需密码)登录,即可访问共享目录。

### 三、注意事项

**网络配置** :确保所有设备在同一网段,设置静态IP或使用DHCP,并开启DNS解析。

**安全设置** :避免使用默认账户(如`guest`),设置强密码,并定期更新权限。

**性能优化** :使用SSD硬盘(如西部数据红盘)提升读写速度,RAID 1模式保障数据冗余。

通过以上步骤,您可以在局域网内轻松实现磁盘共享,根据需求选择Windows共享文件夹或Linux网络文件系统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