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?

国际局域网(LAN)标准主要由 **IEEE 802系列** 定义,该系列规范了局域网的基本架构、数据传输协议及设备接口标准。以下是主要内容:

### 一、主要标准体系

**物理层标准**

- **IEEE 802.3** :定义了CSMA/CD(载波侦听多路访问/冲突检测)访问控制方法及以太网物理层规范,是局域网主流标准。

- **IEEE 802.4** :描述令牌总线(Token Bus)的介质访问控制及物理层特性。

- **IEEE 802.5** :规范令牌环(Token Ring)网络的结构与物理层协议。

**数据链路层标准**

- **IEEE 802.2** :涵盖逻辑链路控制(LLC)协议,定义数据帧格式及MAC层操作。

- **IEEE 802.1{$gdata[title]}1** :定义无线局域网(WLAN)的物理层(如5GHz/5.3GHz频段传输)及MAC层规范,是当前主流的无线标准。

**网络层及以上协议**

- **IEEE 802.1Q** :定义虚拟局域网(VLAN)的标记机制,支持网络分段。

- **IPv4/IPv6** :虽然不直接属于802系列,但常与802.11等协议结合使用,规范IP地址分配。

### 二、其他相关标准

- **IEEE 802.15.4** :定义低功耗无线个人区域网络(LPWAN)协议,适用于传感器网络。

- **IEEE 802.16** :规范无线城域网(WMAN)技术。

### 三、标准特点与演进

- **以太网发展** :从10Base-T(100Mbps)到10Gbit/s(如10000BASE-ER、10Gbit/s),传输速率不断提升,物理层采用光纤等新型介质。

- **无线技术演进** :从802.11b到802.11ax(Wi-Fi 6),传输速率提升至9.6Gbit/s,支持更高密度网络部署。

### 四、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 802)

ISO 3166标准定义了局域网体系结构,与IEEE 802标准互补,共同构成国际局域网标准体系。

### 总结

国际局域网标准以IEEE 802系列为核心,涵盖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完整规范,同时其他国际组织(如ETSI、ARIB)也参与了部分标准的制定。这些标准确保了不同厂商设备的互操作性,推动局域网技术的持续发展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