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m局域网采用什么拓扑结构?

ATM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采用 **总线型拓扑** ,其特点如下:

### 一、核心特点

**传输介质**

主要使用同轴电缆(粗缆/细缆)或光纤(如1300nm单模、800nm多模)作为传输介质,传输速率为155Mbps。

**拓扑结构**

所有节点通过一条公共总线连接,形成线性结构。类似以太网(10BASE-T)的链式集线器(Hub)架构,但支持更长的传输距离(可达2公里)。

**帧格式**

支持802.3(以太网)或802.5(令牌环){$gdata[title]}两种帧格式,但网络仅能以一种格式运行,不可同时支持两种。

### 二、工作原理

- **数据传输**

数据以帧形式在总线上广播传输,节点通过检测目标MAC地址进行响应。

- **冲突解决**

采用CSMA/CD(载波侦听多路访问/冲突检测)机制,避免数据冲突。

### 三、局限性

**传输距离限制**

无中继器时传输距离较短(约1公里),需通过光纤或中继器扩展。

**性能瓶颈**

若节点过多,总线的传输效率会下降,易形成传输瓶颈。

**维护成本**

总线型网络布线复杂,故障排查难度较大。

### 四、应用场景

- 早期企业网络、校园网等场景;

- 部分特殊场景下,如令牌环网络(需使用令牌传递控制信号)。

### 五、与其他拓扑的对比

| 拓扑类型 | 传输介质 | 代表性协议 | 优点 | 缺点 |

|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|------|

| 总线型 | 同轴/光纤 | 802.3/802.5 | 简单、成本低 | 距离短、易冲突 |

| 星型 | 双绞线/光纤 | Ethernet | 易管理、扩展性好 | 需集中设备维护 |

| 环型 | 双绞线 | 令牌环网 | 传输稳定 | 维护复杂、扩展性差 |

综上,ATM局域网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,但需结合光纤等先进技术克服传输距离和性能瓶颈,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