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amViewer 支持局域网内远程控制、文件传输和桌面共享,以下是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:
### 一、基础配置要求
**同一局域网**
两台设备需连接至同一Wi-Fi/有线网络,且网络需允许设备间通信。
**软件安装与版本**
在两台设备上安装最新版本TeamViewer,避免因版本差异导致连接问题。
### 二、配置步骤
**启用局域网模式**
- 打开TeamViewer客户端,进入“设置”→“常规”选项卡。
- 在“传入局域网连接”中选择“接受”或“完全接受”。
- 若选择“完全接受”,系统会自动生成内部IP地址,无需手动配置。
**获取IP地址**
- 在任意一台设备上打开命令提示符(Windows)或终端(Mac),输入`ipconfig`(Windows)或`ifconfig`(Mac),记录IPv4地址。
**建立连接**
- 在控制端设备上,输入被控端的内部IP地址到“远程控制”选项卡的“合作伙伴ID”字段。
- 输入密码后即可建立连接,支持文件传输和远程桌面控制。
### 三、高级功能
- **端口转发(NAT穿透)**
若设备位于NAT或防火墙后,需在路由器后台配置端口转发,将TeamViewer默认端口(5901)映射到内部IP。
- **无需固定IP**
选择“完全接受”后,设备无需固定IP地址,其他局域网设备可通过动态IP连接。
### 四、注意事项
**防火墙设置**
- 确保设备防火墙允许TeamViewer的局域网连接,部分软件需在“允许传入局域网连接”中手动启用。
- 若使用企业网络,需联系网络管理员配置端口开放规则。
**安全风险**
- 仅接受局域网连接可降低被外部攻击的风险,但需注意设备密码安全。
- 建议避免使用默认密码,建议为每个设备设置独立密码。
**替代方案**
- 若无法配置防火墙,可考虑使用局域网专用工具,如LocalSend(无需密码)或飞秋(轻量级通讯工具)。
通过以上配置,TeamViewer 可高效实现局域网内设备间的远程控制与协作,提升工作效率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